C1
  • 王俭秋
    简 介:王俭秋,“百人计划”,杰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核电、长输管道等重大工程材料的环境敏感断裂研究,发表论文2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题 目:核电关键材料的应力腐蚀
    摘 要:应力腐蚀是核电关键结构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通过研究,提出800合金和690合金在高温高压水中稳定性的差异机制,发现在含溶解氧的高温水中,铬优先溶解,使690合金丧失高铬的优势。而800合金由于Fe、Ni、Cr的成分比相差不大,Fe和Ni形成的尖晶石氧化物具有保护性。发现了安装过程中引入的表面划伤可以诱发应力腐蚀,发现划伤底部的材料处于残余压应力状态,提出在残余压应力区,材料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是:划伤使690合金表面产生畸变的晶界、纳米晶、机械孪晶和高密度位错等微观缺陷。在高温高压水中,这些微观缺陷发生择优腐蚀,产生的氧化物在缺陷处塞积并在缺陷前端产生局部的拉应力,这个局部拉应力是690合金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原因。
    陈旭
    简 介:陈旭,天津大学教授。1992年获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项目等。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务院特贴专家。发表SCI收录1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获汤姆森路透“Scientific Research Fronts Award”,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题 目:2.25Cr-1Mo-V钢高温蠕变-棘轮疲劳行为研究
    摘 要:在455 oC对21/4Cr-1Mo-V钢进行了一系列低周疲劳、棘轮疲劳及蠕变-棘轮疲劳试验,讨论应变幅、应力水平、加载率、保持时间及保持方向对其变形行为和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发现,21/4Cr-1Mo-V钢呈循环软化特性;应力水平的提高会加速棘轮应变累积,加载率的变化对棘轮变形有显著影响;蠕变-棘轮疲劳试验中,短时峰值保持时存在明显的蠕变应变恢复现象,延长保持时间或增加循环圈数会降低蠕变应变恢复率;应变幅、应力水平的提高及保持时间的延长会缩短试样的疲劳寿命;用线性损伤累积法可较好的预测峰值保持蠕变-棘轮疲劳寿命;以最小应变率作为参量,预测所得棘轮疲劳与蠕变-棘轮疲劳寿命位于1.5倍分散带内。
    高彦峰
    简 介:高彦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中科院百人,上海市浦江人才。多年从事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面改性,物理、化学镀膜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有着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h因子42),申请专利112项(授权国内专利67项,国际专利5项)。先后承担包括973、863、科技支撑在内的国家重大项目,以及上海重大产业化项目、中科院方向性项目等。基础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多篇论文遴选为杂志亮点或热点论文,被知名媒体如Nature、参考消息、科学时报、文汇报、东方卫视等做专题介绍或评述;研发出国际首款VO2智能节能贴膜,开发了光热调制纳米粉体和功能薄膜、可调呼吸砖、多色冷屋面涂料等新材料。
    题 目:被动型辐射制冷材料
    摘 要:热传递是一个复杂的能量转移过程。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强化热传递的几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是高效制冷材料开发的基本思路。本报告介绍了几种热调制材料,重点涉及辐射制冷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表征。
    康国政
    简 介:康国政,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德国“洪堡学者”,长期致力于先进材料循环本构关系及疲劳问题研究,发表SCI论文190余篇,于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4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受聘为Int.J.Fatigue杂志共同主编。
    题 目:先进材料的棘轮行为及相关疲劳问题研究
    摘 要:棘轮行为是材料疲劳研究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其演化规律的系统揭示和准确的本构理论描述对相关材料的疲劳问题研究至关重要。本报告首先对报告人课题组在普通金属材料的棘轮行为及相关疲劳问题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进行简要介绍,突出棘轮行为的出现对材料疲劳寿命的不利影响,进而结合损伤变量的定义和损伤演化规律的实验观察,建立了损伤耦合的循环本构关系,对金属材料全寿命棘轮行为和疲劳失效寿命进行了预测;然后,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棘轮行为及其时间相关特性方面取得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最后,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特有的相变棘轮行为及其对该合金疲劳失效行为的影响从实验和理论模型构建两方面进行系统介绍。
    林昌健
    简 介:林昌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1985年获厦门大学理学博士。从事腐蚀电化学、材料电化学、生物材料及表界面等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30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件。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已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8项。
    题 目:不锈钢的耐腐蚀机理及防护技术
    摘 要:我国是不锈钢生产和应用第一大国,不锈钢腐蚀问题日趋严重,亟需进一步探明不锈钢的耐腐蚀机理,并发展各种不锈钢腐蚀的高效控制技术。本报告首先提出不锈钢的耐腐蚀机理模型,从钝化膜组分、结构、缺陷状态等关键要素阐明不锈钢耐腐蚀机制。并发展了一种可大幅度提高不锈钢耐腐蚀性的表面电化学技术,其特征是经处理的不锈钢耐腐蚀性提高约三个数量级, 点蚀临界电位提高约1000 mV, 即大幅度增强不锈钢耐局部腐蚀能力。此外,还推出一种新型的不锈钢防护专用涂料。该涂料与不锈钢基底表面结合力高达20MPa,耐盐雾、耐老化、涂层刚柔适宜、力学性能优良、绿色环保、施工性好,特别是涂层为全透明树脂,既可保持不锈钢设备表面保持金属光泽,又可随时观测跟踪涂层下不锈钢的保护/安全状态,避免隐蔽性局部腐蚀的发生,杜绝不锈钢的突发性腐蚀事故。
    林化强
    简 介:林化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材料与制造工艺研究部主审,2009年获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博士,2018年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出站,在高性能耐候钢和不锈钢等钢铁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轻合金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等轨道交通车辆材料加工成型方法与控制工艺、材料连接方法与控制工艺、材料表面改性与长效功能涂层防护和材料服役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开展了具有轨道交通车辆行业特色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
    题 目:轨道交通车辆高强铝合金材料腐蚀行为与控制措施研究
    摘 要:主要介绍铝合金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车体、转向架、车下设备等主要承载结构工程化应用情况,以轻量化高强铝合金材料国产化历程和地域环境运营服役失效为例,介绍轨道交通车辆制造行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解决材料腐蚀问题的若干措施。
    刘静
    简 介:刘静,武汉科技大学二级教授,1999年获武汉大学理学博士。从事金属材料表面与界面、金属材料微观组织与耐蚀性和金属功能材料等方面研究。获得了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5项奖励,发表SCI收录论文60多篇。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题 目:非金属夹杂物与HSLA管线钢服役安全
    摘 要:随着高硫油气井的不断开发,管线钢因输送含H2S和酸性物质的油气而引起的管线材料失效和安全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硫化物应力开裂(SSCC)和氢致开裂(HIC)是管线钢主要失效形式之一,H与钢中氢陷阱的相互作用是导致氢致开裂主要因素。非金属夹杂物作为氢陷阱是氢致裂纹主要的形核位置,也是影响钢HIC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氧化物冶金技术可以通过调控夹杂物成分、细化夹杂物颗粒至亚微米级别,从而提高钢的抗HIC性能,本研究通过添加单一以及复合脱氧剂作为夹杂物改性剂,试制出亚微米级夹杂弥散分布的试验管线钢,经测试具有良好的抗HIC性能。
    蒲吉斌
    简 介:蒲吉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获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学博士。从事极端环境耐磨防腐涂层结构、表面控制及航天航空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联合重点项目、重点研发、两机专项等国家项目及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80多篇。201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3)。
    题 目:快堆高温液钠介质材料的结构演变及表面损伤
    摘 要:钠冷快堆(SFR)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之一,具有燃料资源利用率高和热效率高等优点,但高温液态钠介质中力-热-腐蚀-辐照强耦合作用下的快堆材料损伤及表面防护机理依然认识不足。首先研究了高温液钠介质中金属表面涂层材料微观结构长期演变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规律,揭示出材料的原子扩撒、相转变与超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液钠温度及表面张力、液钠氧杂质等环境因子对表面改性层摩擦行为及磨损特征的影响,揭示出高温液钠中金属材料的选择性溶解、氧化等静态腐蚀机制,以及腐蚀-磨损交互作用下的摩擦-化学反应膜形成及动态磨蚀机制,为快堆液钠相容性金属表面防护材料的设计提供支持。
    乔竹辉
    简 介:乔竹辉,博士,研究员,2009年获得德国洪堡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种材料的设计制备、失效分析及苛刻工况下长寿命服役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1)机械加工工具用硬质耐磨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2)强韧润滑一体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3)摩擦学原理及润滑、抗磨设计,粉末冶金及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的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STS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多项,已培养硕士生2人,博士生4人。因在无机复合材料和摩擦学领域做的系统工作,近年来获得了以下科研奖励:(1)2017年获“温诗铸枫叶奖-优秀青年学者奖”,(2)2017年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3)2018年被评选为第四届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论文主要发表在J Am Ceram Soc、J Euro Ceram Soc、 Tribol Inter、 Tribol Lett、Wear等材料学和摩擦学核心期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6件,已获授权16件。
    题 目:高韧润滑一体化陶瓷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探索
    摘 要: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脆性和耐磨性差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增韧减磨成为陶瓷材料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本研究设计制备了系列高韧-润滑一体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有效的提高了陶瓷的韧性和宽温域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并研究了其增韧减磨机理。
    宋克兴
    简 介:宋克兴,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有色金属材料设计及其制备加工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主持完成的 “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件。
    题 目: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
    摘 要: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综合了陶瓷颗粒增强相和铜基体的优势,在保持铜基体的高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同时,还兼具优越的室温和高温性能,在高压电器、轨道交通、武器装备等载流摩擦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载流摩擦条件下典型摩擦副材料的苛刻服役环境,设计并制备了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揭示了颗粒特征参量与铜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内在关联,以及颗粒特征参量与铜基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探明了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颗粒/基体界面特征的内在关联,进而揭示了制备工艺对铜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及载流摩擦服役效能的作用机制。
    谢里阳
    简 介:谢里阳,1988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领域为强度、寿命与可靠性。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航空发动机结构可靠性多元建模及仿真理论与方法研究”、863“复杂机械装备可靠性设计与评价技术”及多项工程项目。现任“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材料研究会疲劳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分会副理事长。
    题 目:铝合金结构部件性能与材料试样性能之间的关系
    摘 要:由于疲劳寿命的不确定性,对于概率寿命预测而言,含有多个可能发生疲劳的高应力部位的大型结构部件,相当于由这多个高应力部位(单元)构成的系统。若一个部件失效即意味着结构部件失效,则此结构部件为一个串联系统。用结构部件上各关键部位的疲劳强度/高应力部位的疲劳寿命最小极值统计量表示结构部件的疲劳强度/寿命分布,建立了存在多个高应力部位的大型结构部件的疲劳强度/可靠寿命模型。根据工程结构的高可靠性特点,借助指数函数的泰勒级数近似展开式,建立了简单、易用,且保证了足够高的精度的近似模型。应用这样的模型,可以根据材料试样的疲劳强度预测大型结构件的疲劳强度,或根据材料的P-S-N曲线预测存在多个可能发生疲劳失效的高应力部位的大型结构部件的可靠疲劳寿命。
    宿彦京
    简 介:宿彦京,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大学材料物理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失效与控制研究所所长、工业与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和“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
    题 目:深海等静压对氢渗透行为的影响
    摘 要:深海装备在服役过程中会发生氢致开裂。本报告系统地研究了等静压对氢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及基体内的扩散过程的影响,通过对A514海洋钢在不同等静压下恒电流氢渗透实验,发现等静压增加氢渗透稳态电流及表观扩散系数,不影响氢原子在金属基体内部的扩散行为,稳态电流及扩散系数的增加,主要是压力效应减小氢原子脱吸附反应激活能能垒造成的。通过对工业纯铁氢渗透表明,等静压促进了Volmer反应,抑制了氢复合脱附反应,增加表面氢原子覆盖率。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发现,等静压降低吸附氢原子进入金属次表层的能垒,促使吸附氢原子进入金属次表层,从而增加材料中的氢浓度,导致深海环境的氢脆。
    张哲峰
    简 介:张哲峰,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研究员、杰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力学行为、强韧化机制、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断裂机制与强度理论研究,在Nature Mater.、Prog. Mater. Sci.、Phys. Rev. Lett.、Acta Mater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10000余次,申请专利30余项,2014-2018年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用作者榜单。
    题 目:内燃机活塞与缸盖材料高温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研究
    摘 要:随着高功率密度内燃机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需要研制高耐热性金属材料,同时对高耐热性金属材料在各种循环载荷下的服役性能及疲劳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报告在对内燃机活塞铸造铝合金和缸盖铸铁高温疲劳、热机械疲劳损伤行为与疲劳寿命测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低周疲劳过程中循环滞回能作为疲劳损伤参数预测其疲劳寿命,提出疲劳韧性作为金属材料抗疲劳设计的内在性能参数,疲劳损伤转化因子作为评价金属材料疲劳损伤转化程度参数。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从室温低周疲劳应用到高温低周疲劳及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对于发展和制备耐高温低周疲劳与热机械疲劳损伤金属材料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