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 秦发祥
    简 历:秦发祥,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第12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010年取得Bristol大学航天工程博士学位,且被选为竞争RAE fellowship 的两个候选人之一;之后分别在法英日从事研究工作。迄今发表论文90余篇、国际专利2个、英文专著两本等。现担任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副主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题 目:Programmable Microwire Metacomposites
    摘 要:Ferromagnetic microwires have been emerg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magnetic materials involv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agnetic sensors,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wing to their outstanding giant magneto-impedance effect and soft magnetic properties. Such properties confer them programmable strong responses to the incident microwaves to realize tunable wide band-stop and band-pass features through regulating the wire micro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and topological arrangement of the wires in the polymer matrix. In this talk, we will briefly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of our group on developing novel strategies to achieve microwave tunability in composites containing these functional fillers.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one type of microwire through suitable current annealing and arrangement of the annealed wires in multiple combinations are sufficient to distinctly red-shift the transmission dip frequency of the composites. Inspired by the enhancement i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functionality of composites by addition of nano-carbons, we have also adopted the multiscale design philosophy by hybridizing nano-carbons with the microwire. By controlling the thickness and morphology of the CNT and degree of thermal reduction in the GO we are able to tune the negative permit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es incorporating such hybrid fibers. These programmable strategies broaden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microwire metacomposites to cover areas such as miniaturized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band-stop and band-pass filters, dual-band modulators,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ultrasensitive field/stress sensors. Microwire metacomposites then integrate metamaterial and composite engineering concepts to realize smart composites with adaptive functionalities. Through adopting the single component-control and the multiscale approaches to metacomposites design their effective macroscopic properties are easily programmed from the materials perspective.
    李维
    简 历:李维,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吸波材料、超材料研究。2011年获博士学位,2012-2013为普渡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等十余项,在Adv Mater, Adv Opt Mater, APL, OE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题 目:超材料与吸波材料的宽带及智能复合
    摘 要:吸波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军民两用材料,在电磁兼容、装备隐身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传统的磁性吸波材料借助其高磁导率及其电磁参数的频散特性,以较薄厚度和较轻的重量在厘米波和毫米波频段展现出较强的宽带吸收,但在分米波和米波雷达频段的吸收性能极差。新兴的超材料由于具有完美吸收与可设计/可调节的吸收频段等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其共振吸收机制限制了其宽带性能及应用。本报告将展示,通过带宽融合、设计理念的结合、多机制复合等方式,传统吸波材料与超材料可以形成兼容复合,从而继承二者的优势、突破各自在工作带宽上的限制,形成宽带与智能化的复合超材料,为超材料的宽带性能突破及应用奠定基础。
    李贵新
    简 历:李贵新,副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第12批国家特聘专家(青年)入选者。于2009 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并取得博士学位,2016 年10 月回国加入南方科技大学,2009-2016年于香港浸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系、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物理系从事研究工作,任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等职位。研究领域为光学超构材料、超构表面、纳米光学、非线性光学等。在包括《自然-物理学》、《自然-材料学》、《自然综述-材料学》、《自然-纳米技术》、《自然-通讯》、《物理评论快报》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获美国专利授权5项。
    题 目:非线性光学超构表面
    摘 要:光学超构表面是一种能够对电磁场在亚波长尺度上进行调控的超薄人工界面。其理念源于三维超构材料、形貌类似传统的二元光学结构器件。超构表面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概念上的新颖,更在于其在光学、材料、物理等领域的重要性。在此,我们将讨论光的自旋角动量(在光-超构界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演化及如何利用光的几何相位设计高效率的全息光学元件。例如,通过设计过高反射率超构表面,可实现连续相位梯度、广角、宽光谱及高效率的全息成像。此项技术在三维显示、防伪、激光光束整形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我们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效应,设计出对圆偏振光响应的非线性超构表面,从理论和实验上揭示了非线性光学倍频、三倍频与超构单元的旋转对称性之间的选择定则。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超构表面上发现并实验验证了非线性Berry贝里几何相位。利用非线性光学Berry相位的原理,可以在亚波长尺度上通过简单旋转超构功能基元的方向,进而可实现非线性谐波的相位从0-2π的连续可调。我们将讨论超构表面上非线性四波混频、非线性光的自旋-轨道耦合、非线性旋转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现象与应用。
    宋延林
    简 历:宋延林,中科院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绿色印刷技术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研究计划、863计划及国基家自然科学金等项目30余项。已发表SCI 收录论文300余篇,被他人引用10,000余次,获中、美、日、韩和欧盟等授权发明专利102项。
    题 目: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应用
    摘 要:光子晶体以及特殊的结构和光调控性能在结构色彩及光学器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基于聚合物乳胶纳米颗粒的规模制备与自组装,发展了纳米颗粒光子晶体材料[1]。同时,将绿色纳米印刷技术应用于光子晶体的图案化制备:通过表面浸润性操控微液滴和喷墨打印等方式,控制溶剂挥发过程中液滴内纳米颗粒的三维精细自组装,制备了具有多级精细微结构的阵列[2]。发展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光学传感和检测器件:利用不同的光子晶体带隙对相应波长荧光的选择性增强作用,成功地实现了单个化学传感器对多底物的识别与分析;利用光子晶体光子带隙的角度依赖性提供的丰富光学信息,用一种商品的荧光染料(茜素红S)成功识别了12种糖类分子[3]。显示光子晶体在高效发光、高灵敏光学检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
    张雪峰
    简 历:张雪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目前已发表SCI期刊论文80多篇,总引用2300多次,H因子23,包括Phys. Rev. Lett.、Nature Commun.、Appl. Phys. Lett.、Nano Energy和Acta Materialia等。第一作者论文单篇引用超过600次1篇, 超过300次1篇; 超过200次1篇,3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获得国际PCT专利2项。相关结果在Phys. Rep.、Nature Comm.等期刊和美国能源部网站等多次被正面评价。
    题 目: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
    摘 要:张雪峰教授主要从事微纳尺度材料设计及电磁学基本特性研究,据此研制具有电磁响应特性的隐身/防伪材料和技术。随着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和工作频率逐渐向微波波段 (GHz) 扩展,相邻信号线传输电磁干涉日趋严重,导致电子设备的高频化过程中信号抗电磁干扰能力下降和加重电磁辐射等电磁兼容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运行质量和信息传输安全。电磁波吸收材料与技术是解决电磁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磁性、介电性能和电磁波吸收效率之构效关系成为核心的科学问题和有效设计隐身技术的关键。重点研究单原子-纳米-微米多重尺度上界面极化效应和介电损耗机制,以及与纳米磁性材料的磁损耗/介电损耗匹配问题,据此设计了多种不同GHz频段的电磁波吸收材料。
    周佩珩
    简 历:周佩珩,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电磁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现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SCI他引800余次。授权专利10余项;担任包括ACS Photonics、Opt. Express等多个国际期刊评审。入选2014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题 目:传统旋磁材料在拓扑光学绝缘体中的应用
    摘 要:拓扑光学绝缘体由于其独特的拓扑保护特性成为近年来材料、物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传统铁氧体材料的旋磁特性能够打破时间反演对称性,从而为拓扑光学新颖物理现象的表征和电磁波应用研究提供了可靠平台。以旋磁铁氧体为基础,我们研究了材料物理中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非晶态对拓扑保护边缘态的支持,以及物质有序态演变带来的拓扑相变,拓展了拓扑光学绝缘体的结构类型,使其更加有利于未来的应用;进一步通过宇称破却研究了谷霍尔绝缘体单狄拉克点带来的特殊传播现象,为未来拓扑光学器件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庞永强
    简 历:庞永强,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07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于2009和2013年获得国防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2018年于空军工程大学任职,2018年12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长期从事电磁超材料理论、设计及其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1项军事工程,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arbon、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国防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发预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
    题 目:织物超表面隐身复合材料
    摘 要:超表面可灵活调控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在隐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先进复合材料是实现武器装备轻量化的关键材料,隐身超表面与先进复合材料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提出了织物隐身超表面的概念。织物超表面是指人工结构单元由纤维织物构成的超表面。现有的超表面大多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与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弱、无法一体成型等,而织物超表面则可以通过纤维编织技术、预浸料等工艺可以与成熟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完美兼容,从而解决隐身超表面与先进复合材料的有机融合。对此,本文开展了纤维织物隐身超表面理论、设计与制备研究,解决超表面新概念隐身技术与先进复合材料融合的关键技术,为隐身与承载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提供新途径。
    杨振宇
    简 历:杨振宇,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2004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2005 -2007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一直开展新型微纳光子学器件的理论设计、加工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光学类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超表面材料、三维微纳结构激光直写等。
    题 目:用于光学多参量信息探测的超表面透镜阵列研究
    摘 要:由于光探测器只能感知光强信息,传统的偏振计和波前传感器通常体积庞大,功能单一,不易于集成。超表面光学研究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利用厚度仅为亚波长量级的光学元件来实现灵活的光波前调控,进而产生出结构紧凑、功能强大的微光学器件。目前,针对偏振态、波前相位等光学多参量信息探测的超表面器件还未见有相关报道。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一种硅基超表面透镜(超透镜——Metalens)阵列的设计和制备,并实现了在1550nm波长下的光束偏振态和波前相位的实时二维探测。此外,我们展示了利用该超透镜阵列对一个径向偏振光束,方位角偏振光束和涡旋光束的检测。虽然在本文的实验中每个超透镜的平均聚焦效率为46%(0.32的数值孔径),但是我们讨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以满足未来应用需求的方法。虽然本文仅进行了1550nm处的研究,但其结果完全可以推广到可见、中波红外、长波红外等其它波段。
    邱春印
    简 历:邱春印,武汉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他于2002年、2005年分别获武汉大学本科、硕士学位,2009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声子晶体中的拓扑物性,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1)、Nature Phy.(2)、PRL(4)以及PRB(12)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相关研究获国际同行认可,多次被Nature、Nature Physics、Physics World等学术期刊、新闻媒体亮点报道。他获2017年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2017年“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奖等;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题 目:声子晶体中的拓扑物性研究
    摘 要:拓扑物态研究是最近十余年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热点之一。由于宏观特性,声子晶体、光子晶体等经典体系是模拟电子体系拓扑物理的优秀平台。报告人将介绍本课题组近几年在拓扑声子晶体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声子晶体中的谷态[1-2]、声拓扑绝缘体[3-4]、声外尔半金属[5-7]、以及构造相对论性声赝磁场[8]等。
    张荻
    简 历:张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1982年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本科,1988年日本大阪大学材料系博士。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遗态材料,发表SCI收录论文500余篇,SCI他引100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指导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
    题 目:自然分级构型化材料的探索研究
    摘 要:基于复合材料的构型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针对结构功能化以获取高性能材料为当今材料科学界的所形成的研究新领域,提出组元复合与自然构型复合—遗态材料,即通过自然界生物体经亿万年进化,通过“物竞天择”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多结构的本征生物自身结构,实现了强大的特定功能的启迪,利用具有生物精细分级构型的自然材料为模板,并通过人工置换生物组分的方法,制备出既保持自然界生物精细分级构型,又拥有人为赋予的新功能的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并通过开展具有生物分级构型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制备及构效关系的探索研究,为今后通过精细分级构型的调控从而提高和改善材料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使用途径。
    文永正
    简 历:文永正,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超材料在非线性光学、太赫兹、光电子学等方面的理论和微纳器件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第一作者在Phys. Rev. Lett、Mater. Today、Appl. Phys. Lett.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题 目:基于超材料的人工光学非线性
    摘 要:非线性光学在激光技术、全光通信和计算技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受限于自然非线性材料中不清晰明确的物理过程,使得光学非线性几乎无法实现人工的按需设计。超材料的出现,已经在线性光学领域实现了许多人工可设计的特异性质。本报告将介绍利用超材料结构耦合,实现的一种人工光学非线性。与自然非线性不同,人工非线性无需自然非线性材料参与,即可实现包括二次谐波产生和高次谐波产生在内的多种非线性效应,而且通过改变超材料结构,可以对非线性特性实现超高自由度的人工设计和操控,包括谐波的幅度、带宽和偏振态等。该机制有望给非线性光学和超材料领域带来一系列新的研究和应用可能。
    蒋卫祥
    简 历:蒋卫祥,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磁超材料理论及应用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合作撰写英文专著、中文专著各一本,研究成果曾多次被国际学术期刊选为“研究亮点”。曾获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4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2014和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题 目:电磁超材料:从等效媒质到信息处理部件
    摘 要:超材料是由亚波长人工单元组成,一般可由等效电磁参数来描述。基于等效媒质超材料,许多有趣的器件相继被提出,例如完美透镜、隐身衣等。近年来,编码超材料被提出,从而,超材料可用带有相反相位相应的“0”和“1”单元来表征,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数字序列“0”和“1”的排布来对电磁波进行调控。更重要的是,这些数字单元建立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数字超材料和可编程超材料使得对电磁波的实时调控变为可能。由于超材料或超表面的数字编码表征,信号处理方法或概念可直接应用到超材料设计中来,从而可以实现电磁波的自由调控。该报告将介绍超材料的最新进展,包括等效媒质超材料、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及其在电磁成像和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朱锦涛
    简 历:朱锦涛,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为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聚合物有序结构材料设计及结构与性能调控的研究。近年来,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为Macromolecular Research和Materials Express杂志副主编。
    题 目:基于超分子聚合物的光子晶体弹性体
    摘 要:受到变色龙皮肤变色能力的启发,光子晶体弹性体材料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响应性材料,光子晶体弹性体在基于色彩变化的可视化应力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基于超分子聚合物发展了一类响应性、可自修复、显示无角度依赖光子晶体弹性体材料。将基于配位作用、动态可逆共价键等超分子聚合物与尺寸均一的胶体晶体组装相结合,构筑了具有短程有序的胶体晶体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无角度依赖的结构色,其结构颜色不随观察角度变化而改变,在外部应力作用下可改变胶体晶体晶格参数进而实现对应力的可视化传感。更为重要的是,该材料在机械破坏以及磨损后可有效地实现结构的自修复,拓宽了其可应用的领域。
    宋维力
    简 历:宋维力副教授,201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010-2013年间,分别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化学系及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系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加入北京科技大学从事教师工作,2017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副教授,博导),研究方向:1、碳材料;2、储能材料与器件;3、智能结构与器件。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国防专项等项目累计12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青年973计划。在 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Energy Storage Mater, Carbon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1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6篇,论文他引超过4000次,H-index: 33。申请专利10余项,ACS,RSC,IOP,Wiley,Elsevier,Springer等出版社30多种期刊审稿人。
    题 目:面向宽频电磁超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
    摘 要:电磁隐身材料是电磁防御装备中的关键,然而传统隐身涂层存在密度大、机械与耐候性差、吸波频带窄、维护成本昂贵等问题,迫切发展轻量化多功能电磁隐身结构技术。由于电磁超材料具有材料选择范围广、功能设计性强、功能集成度高等优势,是实现可定制宽频电磁隐身技术的重要途径。基于电磁超材料的优势,本文从材料特点出发,开展宽频电磁超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重点发展了多种不同功能的电磁隐身超材料,在微波波段(2-110 GHz)具有优异的宽频电磁隐身特性,为开发与实现先进轻量化多功能电磁隐身结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周添
    简 历:周添,2011年DARTMOUTH COLLEGE博士毕业,后入职光启,现标委会主管(TC545)。2012年参与深圳首批LTE建设。同年参与863课题,与电科、广电等完成转化应用。2014年获高工。2016年所撰写GB/T 32005-2015颁布。2016年参与航天项目预研。2017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获省二等奖。IEEE SM,深圳IEEE EMC/AP成员,美国EIT(2008),美国专利PCT/US2012/037549。
    题 目:超表面技术在星地通信中应用展望
    摘 要:美国空间探索(Space X)公司星座卫星规模计划达1.2万颗,One Web前期计划648颗在轨卫星与234颗备份卫星,并考虑增加2000颗卫星,总数达到2882颗。谷歌、Facebook、波音、Leosat、Telesat、三星均有相应计划,我国国网星座(鸿雁、鸿运、行云)总量预计不小于800颗。卫星将充当“太空路由器”、“太空基站”,超表面天线技术将有助于利用低SWaP-C特点降低星地链路连接,外国Kymeta、Metawave、Pivotal、Echodyne等公司已有相应技术、产品。报告希望进一步引起行业重视程度,并共同讨论其中涉及带宽、极化、效率、响应时间、吞吐量、量化误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