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 冯传良
    简 历:冯传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水凝胶生物材料,主要解决仿生细胞外微环境无手性特征的根本问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上海市教委重大项目等20余项。相关工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Smal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他引2500余次,担任Advanced Composite and Hybrid Materials编委,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客座主编等。
    题 目:仿生手性超分子水凝胶材料
    摘 要:水凝胶是最好的仿生细胞外基质(ECM)之一,而ECM是支持并连接组织的网架结构,主要调节组织的发生和细胞的生理活动,其中ECM手性特征起到了决定作用。然而,ECM手性调节组织细胞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影响细胞粘附、生长的本质和机理仍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几年来,本课题组将可功能化的理念引入到了超分子凝胶分子结构的设计中,合成了系列基于C2对称的手性超分子凝胶因子,构建了系列手性可控、功能可调、智能响应的仿生纳米纤维自组装体。其水分含量最高可达99.94%,拥有10-80 μm多孔结构,纤维直径在10-300 nm之间,满足了细胞生长空间的需求。本报告围绕手性水凝胶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出双手性中心凝胶基元的设计思路,发现了长程传递手性的水凝胶构筑原理和方法,赋予了水凝胶手性可调控的特征,揭示了细胞与手性纳米结构相互作用具有选择性的规律,发展了手性结构在组织工程学中重要性作用的理论基础,探索了手性水凝胶多重功能的特征,指导了以手性水凝胶为基础的细胞外培养基质的应用开发,为基于手性仿生微环境的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何前军
    简 历:何前军,教授,玛丽?居里学者,深圳大学医学部“先进纳米药物实验室”负责人。开辟了“纳米气体医学”研究领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氢热疗法”。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Biomaterial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他引7000多次,H指数高达45,10余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018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荣获欧盟玛丽?居里国际引进人才奖、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百篇优博”等奖励。
    题 目:智能纳米材料用于重大疾病的气体治疗
    摘 要:人体内存在一类特殊的气体信号分子,包括NO、CO、H2S和H2。这类气体信号分子对人体生理过程的正常运转和病理过程(譬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积极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气体治疗成为一种新兴的、且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治疗策略,但不可控的摄入或释放这类气体分子会带来有限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潜在的中毒风险。如何实现气体分子的靶向传输和可控释放是当前气体治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组开拓了纳米气体治疗研究领域。将纳米技术运用于气体治疗,将先进的纳米载体材料与气体前药进行有机整合,构建新型纳米气体药物,进行主被动靶向气体传输、使用医学成像引导气体传输、将气体治疗与其它传统的治疗手段进行多模式联合以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从而实现精准气体治疗。
    罗志强
    简 历:罗志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生物电子博士后研究;2016年入选中组部第十二批“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主要从事智能生物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应用于细胞传感及调控的功能材料与器件,及面向医疗应用的智能柔性材料与器件。
    题 目:聚吲哚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摘 要:聚吲哚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大量的官能团、以及高稳定性,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目前制备聚吲哚衍生物的主要方法为电化学聚合法,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在导电电极上聚合,限制了材料的大批量合成和应用场景。化学合成方法具备大批量合成的优势,但目前鲜有文献报道化学聚合聚吲哚衍生物。我们发展了一种化学聚合聚吲哚衍生物的方法,实现了多种聚吲哚衍生物的大规模合成和可控制备。本报告将介绍:(1)聚-5-氨基吲哚的可控合成,其纳米颗粒的粒径调控机理,及其在电化学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2)聚-5-羧基吲哚的可控合成,其超高氧化还原稳定性的机理研究,及其在构建超高信号稳定性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苏 彬
    简 历:苏 彬,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仿生柔性电磁器件的研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江雷院士课题组从事工作;2014年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化工学院作为研究学者工作;2018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特聘岗、国家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湖北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早期职业研究员奖(ARC-DECRA)获得者。
    题 目:仿蜘蛛纤毛结构的柔性电磁传感器及其在机器人协同感知中的应用
    摘 要:自然生物经过亿万年的演化,进化出了适应环境的拥有独特功能的各种器官。最近,本课题组通过研究蜘蛛腿部的纤毛结构,发现每个纤毛都可以成为一个蜘蛛的“耳朵”,用于感知来自于周围环境中因物体运动带动的气流变化。为了模仿蜘蛛腿部纤毛的传感功能,我们利用柔性电磁材料为主体,通过结构设计,使得仿纤毛结构的传感器能够感知环境中气流的震动。由于柔性电磁材料的引入,这种传感器可以将气流的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不需外界电源的输入,是一种“自供电”型气流感知器件。并且本传感器的设计是仿纤毛的立体结构,将传感的目标物体从二维(平面)受力扩展到三维(空间)受力,是一种柔性力学传感器的新型设计,有望应用于帮助机器人(特别是群体机器人)进行协同感知。
    张 荻
    简 历:张 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遗态材料的研究。1982年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于日本大阪大学材料系获得博士学位。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相关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500余篇,他引100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指导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
    题 目:基于自然精细分级结构的构型化复合材料研究
    摘 要:材料的发展已不仅局限于具有优越特征的不同材料的复合,而是向着材料复合与结构复合的双重复合发展。自然界的生物结构在亿万年进化长河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特点可以简要归纳为“组分简单,结构精细,功能强大”。基于此,针对材料微纳分级构型的精准构筑难题,巧借生物多样性及其独特结构效应,提出和建立了秉承自然精细构型的新型复合材料构筑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以性能设计为导向,甄选相应的生物构型,置换生物组分为人工组分,创制了一系列具有生物精细构型的新材料,发现了构型与组分耦合的新现象,揭示了构效机制,为构型化复合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张 甜
    简 历:张 甜,教授,主要致力于材料与新型绿色生物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Trends in Biotechnology(Cell 子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主持由丹麦国家基金委及丹麦诺和诺德基金会资助项目4项,共计约2000万人民币。并承担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现为Scientific Reports编辑和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客座编辑,担任国际微生物电化学和技术协会亚洲区理事。
    题 目:利用光催化剂提高真氧产碱杆菌还原CO2生产生物塑料
    摘 要:工业排放的CO2可以直接被生物催化剂利用,用于生产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如生物燃料。太阳能是生物利用CO2技术的理想能量来源,免费、可再生。目前已开展的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依赖于自然光合作用的生物转化CO2过程,例如通过甘蔗生产乙醇或着通过藻类生产石油。然而,这些自然光合作用的太阳能到特定产品的转换效率非常低,限制了生产率并增加了项目实施所需的空间。本课题组开发了利用无机光催化剂如C3N4和CdS驱动真氧产碱杆菌(Cupriavidus necator)转化CO2或有机碳分子生产聚羟基丁酸酯(PHB)的新颖生物生产过程。而且,通过将无机光催化剂与C. necator偶联,提高了PHB产量和太阳能到特定产物的转化效率。
    朱经武(Paul C. W. Chu)
    简 历:朱经武(Paul C. W. Chu),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实验固态物理学:高压和低温下的超导、磁性和电介质;寻找新型超导体;解开高温超导(HTS)背后的机制;提高温度系数(Tc);开发HTS的实际用途。美国休斯敦大学物理学教授、天普科学讲座教授;休斯敦大学德州超导中心首位主任、首席科学家;Materials Today Physics的编辑委员;曾任香港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台湾综合大学系统校长。荣获美国科学家最高荣誉的国家科学奖、马蒂亚斯奖及约翰弗里茨奖。
    题 目:The HTS/LH2 Energy Super-Highway: For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Beyond
    摘 要:Renewable energy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economy. However, the ubiquitous appli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s inhibited by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HTS) processing and in solar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makes it an opportune time for the deployment of the HTS/LH2 super energy highway for renewable energy storage, usage, and transfer. Such a super energy highway will transfer a large amount of electricity without loss over a long distance and a large amount of hydrogen for chemical stock and fuel cells. At the same time, it serves as a renewable energy reservoir, smoothing out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is presentation, I shall discuss the perspective and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the HTS/LH2 energy super highway.
    李 桢
    简 历:李 桢,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纳米医学和分子影像的相关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no Letters,ACS Nano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被引6000余次(H-41),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等奖励。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德国洪堡学者、“江苏省双创人才”和“江苏省特聘教授”。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应邀担任国内外项目评审专家。
    题 目:多模态诊疗一体化分子影像
    摘 要:多模态跨尺度的生物医学成像不仅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也是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联合使用优势互补的多模态成像和多模式治疗是克服单一诊疗模式缺点,实现重大疾病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重要策略,研发多模态诊疗一体化的高质量纳米探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富含空位”的金属硫族纳米颗粒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突出的优点:(1)其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光热转化效率、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性能强烈依赖于空位含量。因此,相比具有等离子共振吸收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它们尺寸可以非常小而不牺牲其应用性能;(2)丰富的变价金属离子不仅可以实现其多功能化,也可以用于光动力治疗和化学动力治疗;(3)“空位”为其功能化和拓展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它们是构建多模态成像和多模式治疗纳米探针的理想载体。本报告将介绍本团队近期在(1)“富含空位”的“大成若缺”纳米探针的构建;(2)纳米探针的功能调控;(3)纳米探针的应用等三方面的工作。
    顾 宁
    简 历:顾 宁,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AIMBE)会士、中国微纳技术学会会士。198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1996年于东南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医药微纳材料研制、生物效应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两任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等。发表SCI收录论文逾500篇,他引万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科技进步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指导研究生获全国优博论文2篇。
    题 目:医药智能化铁基微纳材料
    摘 要:智能化社会的基础,不仅是源于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还应包括基于智能材料及相关控制技术。医药智能材料是指能对所处生物环境以及内外刺激产生响应,达到符合自然需求或可依据相关设计进行诊断并结合所需治疗目的的材料。本团队在长期研究纳米氧化铁、普鲁士蓝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宏量制备技术过程中,提出并获批一种弛豫率国家标准物质,也是国际上该方面唯一的标准物质。提出磁致内热结合溶剂温度程控等方法,获得了高性能的铁基纳米材料。发现了铁基纳米材料依据所处环境酸碱性不同而改变的多酶类酶效应,并进行了合理阐释。同时采用本团队在国内率先产业化的各种磷脂材料,提出并实现了智能化磁性微气泡材料,为推进医药智能化进步贡献了力量。
    钱春香
    简 历:钱春香,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东南大学特聘教授,东南大学绿色建材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将绿色、温和的微生物矿化技术与建筑材料的绿色制备和性能提升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建立了混凝土裂缝分龄期防治原理方法与成套技术,在国际范围率先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微生物矿化制备绿色建材的共性知识体系,研发了免泛碱清水混凝土和钢渣建筑材料的微生物矿化技术,发明了系列生态性微生物胶凝材料。研发的材料和技术已应用于土木建筑领域数十项重大工程建设,解决了混凝土裂缝防治、泛碱影响混凝土外观美学、钢渣建筑材料体积安定性不良、岩土工程生态性材料缺乏等难题,取得了重要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项排1)、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2项排1)。
    题 目: 
    摘 要: 
    唐睿康
    简 历:唐睿康,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研究方向为生物矿化及仿生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借鉴生物矿化建立新型非传统的材料构建体系、开展生物硬组织的仿生修复研究并进一步发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通过生物与材料装配实现基于材料的生物改进,获得系列功能化的生物与材料复合体。研究特别强调无机材料体系对有机生命体系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累计发表SCI论文17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
    题 目:基于材料的生物调控
    摘 要:作为一种自然界进化形成的策略,生物矿化实现了有机生物体和无机材料相互复合,而矿化材料及其形成过程对生物体起到了一定的调控和保护作用。通过向自然学习,这也意味着人们可以借鉴生物矿化利用材料手段开展对生物体系的改进及改造,大幅度扩大化学生物调控研究的范围。通过将材料合理地装配在生物体上可以获得系列功能化复合体。通过仿生矿化所构建出的“病毒-材料”复合体能大幅度提高病毒的稳定性、甚至改变其感染途径。能够从材料学调控的角度理解禽流感的传播感染,颠覆了人们对传染病传播和控制的认识,发展成为疫苗改进的新策略;通过构建“细胞-材料”复合体可以降低药物治疗中的药毒性,实现对正常细胞的主动保护;进一步所发展出来的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矿化能够实现肿瘤的有效抑制,可望成为不依赖化学药物的肿瘤治疗新手段,其实质则是利用材料实现对细胞行为的调控……这些研究演示了材料及其形成过程对有机生命体存在一定的化学与生物调控作用,不仅将传统生物矿化研究从“生物/有机体系对无机材料体系的调控”转变为“无机材料体系对生物/有机体系的调控”,更重要的是将化学生物学中的调控因子从化学分子扩大到了纳米材料。
    施剑林
    简 历:施剑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从事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烧结理论,结构陶瓷高温可靠性评价和透明陶瓷等研究(1983-2002),现主要从事介孔材料与介孔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非均相催化与生物医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杂志SCI论文480余篇,他引31,000余次,H-index为103,并被Thomson Reuters选为2015至2018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题 目: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医学应用
    摘 要:传统无机生物医用材料如氧化物、磷酸盐、硅酸盐等,主要用于骨缺损等的硬组织修复。如果将这类无机材料制成纳米多孔结构,则基于材料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有望将其用于针对重大疾病如癌症的药物输运和诊疗一体化。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具有可调生物降解性的无机纳米生物材料。通过自组装协同可控合成,可获得单分散,粒径25~1000 nm,孔径2~30 nm,孔容达1.0 cm3/g的 MSNs和空心MSNs。通过一系列的修饰改性,可赋予其靶向药物输运、外场和肿瘤特异性微环境响应的药物控释和分子影像等功能。化疗药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发展出基于无毒或低毒的纳米材料,利用外场和肿瘤特异性微环境催化的瘤内化学反应,原位产生肿瘤毒性物种或其他治疗效果,从而实现不需使用有毒化疗药物的、基本无毒的肿瘤特异性化学治疗。
    张 果
    简 历:张 果,华中科技大学教授。2000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2013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和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等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利用小鼠模型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在全身性能量平衡(体重、食欲和能量消耗)调控中的作用。具体研究方向包括通过综合利用高通量测序、基因工程小鼠、全身性代谢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下丘脑与生理性代谢调控和肥胖相关的新基因。研究通过大规模人群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的代谢相关新基因的功能。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与能量平衡调控相关的新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Cell、Nature Medicine、Neuron和Nature Immunology等杂志上面。
    题 目: 
    摘 要: 
    王树涛
    简 历:王树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入选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如抗粘附界面材料、高效生物识别粘附界面和器件以及疾病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率先提出“结构匹配与分子识别”协同的生物识别粘附效应,并用于癌症检测,比传统细胞分离方法灵敏度提高1000倍,成果获2010年世界科技奖提名。曾获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2008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50篇),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3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奖项。发表SCI论文140余篇,其中包括Angewandte Chemie(9篇),Advanced Materials (20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篇),Nature Protocols(1篇),他引4200余次,H因子39。授权中国专利8项,美国专利2项。并先后在Chemical Review,Chemical Society Review,Annual Review Nano Research,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C: Chemistry Review,MRS Bulletin等受邀发表综述,英文专著3章。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Nature medicine,Science Daily,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Materials Views China,Material Today,Lab Chip等亮点报道。被Nature Chemistry的“The Sceptical Chemist”、Asia-Pacific Biothech News的“People Watch”、China Science Daily等做了人物专访报道。
    题 目: 
    摘 要: 
    朱美芳
    简 历:朱美芳,东华大学材料学学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863新材料领域“纳米材料”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材料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高分子学报》、《合成纤维》及《功能高分子学报》编委。在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特别是在聚丙烯纤维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与特种功能材料及其成纤技术(生物医用纤维、相变材料)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5年在Polymer,Synthetic Metal,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等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5篇),编著教材4部,发明专利12项(其中已授权1项),国际国内会议宣读论文20余篇,其中15次应邀作邀请报告和担任分会主席。
    题 目:
    摘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