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刘正东
    简 历:刘正东,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1990年于清华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超超临界火电站、核电站和核动力工程用钢及其工程应用研发。以第一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省部级特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4项(2项排名第一)等。获授权专利56(发明35)件,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题 目:新一代马氏体耐热钢管冶金工程技术
    摘 要:燃煤发电是我国电力主体,我国燃煤电力装机已达12亿千瓦。600℃超超临界机组是迄今大规模商业运行的最先进燃煤电站,我国已完全掌握600℃超超临界机组建设所需的全套耐热钢管冶金制造技术,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并大批量出口,我国已建设的600℃超超临界机组占全球的95%,节能减排效果巨大。随蒸汽参数提高,电站煤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热效率提高。电站蒸汽参数主要是由锅炉大口径厚壁马氏体耐热钢管的热强性能决定的,目前世界最高热强水平的P92马氏体耐热钢管工程应用最高金属壁温为622 ℃,对应的蒸汽参数为600 ℃。作者及团队经十几年艰苦努力,发明了可用于金属壁温650 ℃的新一代G115®马氏体耐热钢,并与宝钢等单位合作经24轮工业试制,成功研制了G115®马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全套冶金制造技术。2017年G115®马氏体耐热钢已通过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市场准入评审,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可工程用于630~650 ℃超超临界机组建设的马氏体耐热钢。报告简介了G115®大口径厚壁无缝管的成分设计、40~100 t电炉+炉外精炼+真空除气冶炼、锻造开坯、热挤压制管冶金制造全过程,并简述了G115®大口径厚壁耐热管的成功研发在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上的重要意义。
    李殿中
    简 历:李殿中,1967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主任。国家04专项总体组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超大尺度均质钢材料研究、大构件制备和多尺度模拟计算。拓展了钢的宏观偏析形成理论,提出了低氧稀土钢形成的新机制,为轴承钢、齿轮钢、模具钢和三峡水电、百万千瓦核电等大型铸锻件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九完成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ta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
    题 目:两相区大变形对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
    摘 要:超大尺寸钢锭在凝固过程中,在固液两相区由于选分结晶导致凝固偏析等问题,长时凝固也导致组织粗大。作者带领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凝固末期施加大变形的方法,称之为软芯锻造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法,首先预测凝固末期的液相分数,然后选择合适时机施加大的变形,破碎枝晶,同时使富集的溶质充分扩散,减少宏观偏析。研究发现,当凝固的固相分数达到90%时,施加大变形可以使组织和成分均匀。同时,由于凝固末期采用直接大变形方法,实现了铸锻一体化,减少了钢锭先冷却再加热等环节,节能10%以上。研究成果在轴类大锻件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康永林
    简 历:康永林,现任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兼任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合金与复合材料加工科学委员会委员、《钢铁》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轻合金流变成形技术、金属加工数字化技术等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出版专著8部,授权发明专利40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
    题 目:铝合金凝固控制及4G/5G通信、新能源汽车大型薄壁件流变压铸成形
    摘 要:近年来,大型薄壁铝合金结构件在4G/5G通信、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需求量急剧增加。传统压铸铝合金大型薄壁件组织不均、缺陷多、性能低、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差,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工艺温度低、充型平稳、铸件组织细小均匀圆整、凝固收缩小,内部气孔、偏析缺陷少,因而产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报告将介绍研发的一种简单高效的大体积铝合金浆料制备及凝固控制技术、制备设备及浆料组织演变规律。结合应用,将介绍流变压铸铝合金的模具设计、铝合金凝固控制-流变压铸一体化流程构成,应用该技术制备成形的4G/5G通信、新能源汽车大型薄壁件产品及应用实例,并对铝合金流变压铸与传统压铸技术及成本作了对比。
    王昭东
    简 历:王昭东,1968年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轧制技术与热处理关键装备及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兼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特殊钢分会和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理事,《轧钢》、《冶金自动化》杂志副主任委员,JMST、J IRON STEEL RES INT、《材料热处理学报》、《钢铁研究学报》、《中国冶金》等期刊编委。
    题 目:基于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的非平衡相变与组织一体化调控
    摘 要:结合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的非平衡相变与组织一体化调控”,针对金属基础材料规模化绿色制造及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面向以铝合金为主的轻合金体系,开展了基于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的非平衡相变与组织一体化调控研究。研究了合金熔体性质对凝固组织的遗传作用,揭示了热力耦合作用下亚快速凝固的高固溶基体及高均匀细晶的形成条件与调控机制,阐明了凝固组织、加工变形与后续固态相变的耦合效应;获得热力学驱动力和动力学能垒间的关联性对非平衡相变路径及终态组织的影响机制,实现基于热/动力学相关性的非平衡相变组织一体化预测;研究了轻合金薄带材料强韧化及使役性能的关键组织单元与控制机制,形成非平衡态组织与宏观性能一体化调控。系列研究,为最终实现基于薄带连铸工艺的轻合金全流程一体化设计及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基础与工程指导。
    王利
    简 历:王利,博士,宝钢首席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汽车用钢板新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2项和省部级奖6项。
    题 目:中国汽车结构材料的发展与展望
    摘 要: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连续9年世界第一,汽车工业的这种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汽车材料的最大驱动力,这30年也是中国冶金行业快速发展的30年。汽车的排放和碰撞安全等法规日益严苛,促使了钢铁行业开发出强度和延性更高的轻量化先进高强度钢等先进材料。报告聚焦乘用车用结构材料,回顾了中国乘用车的发展与结构材料的升级,重点介绍了以相变强化为主的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特别是抗拉强度超过
    1000 MPa的超高强度钢系列。结合汽车工业发展,对汽车用结构材料进行了展望。
    华林
    简 历:华林,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机械与材料工程教学科研工作,在形变相变协同理论与高性能近净形制造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在我国工业和国防领域得到生产应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GM中国科技成就二等奖等奖励。
    题 目:钛合金电磁冲击处理技术及应用
    摘 要:钛合金具有轻质高强性质,是航空航天装备关键材料,对航空航天装备性能寿命有着重要影响。钛合金构件传统制造技术包括铸造、锻压、切削、热处理等许多工序,工艺流程长、因素多、波动大,导致产品表面完整性和性能一致性差,严重损害了装备可靠性。本文深入分析了钛合金构件加工制造中的基体组织状态和损伤特征,揭示了电磁冲击作用下钛合金基体组织和损伤演变规律,发明了钛合金构件电磁强韧化技术。以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叶片为例,电磁冲击处理不仅修复了基体缺陷,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疲劳强度。
    任忠鸣
    简 历:任忠鸣,上海大学教授,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冶金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电磁冶金、合金连铸和凝固、金属精炼、高温合金叶片定向凝固及精密铸造技术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两机”重大专项项目和“973”课题等,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培养的博士生获得全国百优博士论文1篇、提名2篇。
    题 目:合金凝固晶粒组织控制研究
    摘 要:合金凝固晶粒组织的控制一直是冶金和金属材料领域研究的重点。在回顾了主要的晶粒控制方法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使用电磁场控制晶粒组织的新进展,针对枝晶臂断裂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应力导致枝晶臂断裂的直接实验结果,进而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磁场和电流复合细化晶粒方法;提出了磁场下3D打印细化晶粒组织的新方法;提出了内部吸热法细化晶粒和消除偏析的新方法,介绍了在铸锭上应用的结果。
    吴开明
    简 历:吴开明,1966年生。武汉科技大学国际钢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二级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应用性能。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发项目50余项。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7项科技奖励,获得了5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兼任中国海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钢铁研究学报》等期刊编委。
    题 目:Fe基合金材料在高温与强磁场协同作用下的奇特行为
    摘 要:核聚变、核裂变和火力发电用耐热钢铁材料是能源领域重要的结构材料。例如,低活化钢是当今聚变设计中正在研究发展及计划使用的材料之一。托卡马克(Tokamak)是聚变反应的最重要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利用强磁场约束等离子体实现可控聚变反应、释放聚变能。其包层结构材料低活化钢的服役环境是高温和强磁场(300~550 ℃, 3~4 Tesla)的极端条件。它在长期服役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失效与破坏对核聚变反应堆的安全至关重要。合金碳化物(M7C3、M23C6、M6C等)是耐热钢中的重要组成相,其析出与演变对低活化钢等耐热钢的高温蠕变性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者对强磁场对于溶质原子在不同相区的扩散行为、不同温度下合金碳化物的析出、碳化物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基体组织结构的演变等在12 T的强磁场作用下所产生的奇特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强磁场强烈影响间隙型溶质原子(C)和置换型溶质原子(Cr,Mo,W)的扩散行为,12 T的强磁场可以完全抑制C在纯铁的铁磁性相区的扩散,对于置换型溶质原子的扩散有显著影响,其行为与程度各不相同。2)温度与强磁场对于不同类型的合金碳化物析出自由能的影响差别明显,对于M6C和M23C6等碳化物强磁场的贡献近乎100%,化学自由能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强磁场可以大大促进在低温下的贝氏体相变、明显抑制马氏体回复与位错弛豫。
    杨斌
    简 历:杨斌,昆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和云南省学术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从事冶金科学与工程的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研究的多项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技术成果应用到国内15个省区以及美国、英国、西班牙、越南、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共90余家企业的140余条生产线,为社会年创产值过百亿元。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创新奖。
    题 目:金属钛的真空冶金
    摘 要:金属钛被誉为“第三金属”,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钛极其活泼,易与氧气、氮气等反应,因此,它的提取、提纯以及熔炼过程均需要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金属钛的Kroll提取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一直使用至今,近几十年来,人们致力于探索钛的冶金新方法、新技术。报告概述了钛冶金的技术进展以及新方法的研究动态;介绍真空钙热还原钛氧化物制备球形钛粉的研究进展,通过钙热还原-等离子球化工艺,从二氧化钛直接制备球形钛粉及多孔金属钛;报道了TC4废料的真空电子束熔炼研究进展、真空挥发的相关热力学模型、TC4熔炼过程中组元Al的成分调控实践。
    张一敏
    简 历:张一敏,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十二五”国家“863”计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召集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钒资源清洁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产业创新奖)、201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另获部、省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3项和美国、南非发明专利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独著和主编著作8部、发表SCI论文137篇。
    题 目:稀有金属钒的绿色制造与钒化物材料
    摘 要:钒是冶金材料、军工核能、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限制性战略材料,中国钒页岩储量居世界第一。从复杂难处理钒页岩矿物中,采用清洁的化学冶金分离技术制造高纯钒及系列钒氧化物材料,是矿冶领域学科研究的前沿和国际竞争焦点。报告主要讨论内容有:①介绍O-Al-V-Si高温分离反应机理,及氧化型钒页岩双循环氧化法绿色制造高纯钒技术,重点解决低价钒难以转化为高价钒的关键问题。②揭示钒原子在页岩云母结构中的占位规律,解析原生型钒页岩一步法沸腾焙烧转价短流程新技术,推动行业的技术-装备-产品升级换代。③介绍铁、钒尾渣在线循环制造新技术及装备,为高值、高效利用大宗铁钒二次资源提供技术借鉴。
    曾小勤
    简 历:曾小勤,1974年生,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镁材料及应用工程中心主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致力于研究解决镁的氧化燃烧、强韧化等基础科学问题,基于“多元微合金化阻燃”和“稀土时效析出相强化”的方法,发展了阻燃镁合金和高强度镁合金并形成技术体系,并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形成了研究特色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50余项。累计发表SCIE收录论文217篇,累计SCI他引3479次,篇均他引16次,H因子38。参与撰写镁合金专著2本(《镁基轻质合金理论基础及其应用》、《镁合金科学与技术》),申请镁合金相关国家发明专利80项和美国发明专利1项。参与制订了2项国家标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励2次,被授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上海市“曙光学者”、“科技启明星”等称号。2011年获得国际著名镁研究机构Helmholtz-Zentrum Geesthacht颁发的镁研究奖(Magnesium Research Award 2011)。
    题 目:高导热镁合金设计与加工
    摘 要:电子通讯产业的发展对兼顾轻量化与高导热的镁合金提出了新的需求。基于镁合金固溶原子和第二相对导热特性的作用机制,提出了高导热镁合金的设计原理和准则。利用这一设计原理,进一步设计开发了Mg-Al-RE系高导热压铸镁合金材料,并对材料的导热性、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表明合金满足通讯领域的结构与功能需求。
    蒋 斌
    简 历:蒋 斌,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系主任,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青海盐湖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重庆镁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全国镁合金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变形镁合金国际标准工作组负责人。主要从事镁合金材料及制备加工技术相关研究。获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国际镁协技术创新奖、教育部、重庆市和军队技术发明奖。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授权专利37项。
    题 目:新型高塑性镁合金材料与板材加工技术
    摘 要:镁合金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主要滑移系数量少且滑移方向对称性差,导致常用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弱。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新型合金化,发展了Gd、Y、Mn、Sn等新型高塑性镁合金,室温下延伸率达到40%~60%。同时,针对常用镁合金挤压板材的对称加工导致基面织构严重的问题,发展了新型非对称挤压加工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模具结构设计等手段,优化了新型非对称加工工艺,结合预拉伸变形处理,获得了高塑性高成形性AZ31镁合金板材,基面织构显著弱化、各向异性显著降低,室温延伸率大于35%、杯突值大于7.0mm。
    葛鹏
    简 历:葛鹏,博士,教授。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西部材料联合技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钛合金的强韧化制备及新型钛合金的研发工作。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钛合金研发创新团队”带头人,开发出多种新型钛合金材料并获得型号应用。
    题 目:军民两用新型钛合金开发
    摘 要:针对新一代陆军装甲车辆、海洋装备等对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材料的需求,结合油气开采等民用领域应用,介绍了新型低成本装甲钛合金及高韧性海洋装备用钛合金的开发及其板材、管材等典型半成品产品的制备。
    罗海文
    简 历:罗海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先进钢铁材料开发研究,包括各种类型超高强度钢、新型汽车用钢、电工钢、轴承钢等先进钢铁材料的设计、制备工艺与组织性能的关系,以及制备工艺过程中组织演变的数值模拟等。在Science, Acta Materi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icity 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是全球最早从事第三代汽车用钢中锰钢开发研究的人员之一。
    题 目:兼具超高强度高塑、高韧性的热轧钢板的研发
    摘 要:本报告主要介绍热轧与冷轧中锰钢研发方面的进展,包括抗拉强度在1100~1400 MPa、延伸率>20%的4~8 mm厚度的高强高塑热轧中锰钢板,可用于现有商业用车热轧钢板的升级;抗拉强度超过2 GPa的超高强高韧热轧钢板,可用于装甲防护与盾构刃具等要求超高强度、硬度与韧性兼具的应用场景;抗拉强度1~2 GPa的各类冷轧高强高塑薄钢板(厚度小于2 mm),可应用于乘用车实现轻量化和安全的要求;以及抗氧化的超高强热成型钢的开发,可以不需Si-Al涂层直接热成型,既避免了现有热成型钢要求的抗氧化物涂层技术准许费,而且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
    单智伟
    简 历:单智伟,1974年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院长,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材料进展》常务副主编。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通过探索微纳尺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力求为宏观高性能结构材料,尤其是镁基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系统的原理性知识体系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截至目前,在包括《Nature》、《Science》、《Nature-Material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SCI引用超过4600余篇次,单篇SCI引用最高585篇次。曾受邀担任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 Bullutin》的期刊组织者(2016,1/4);在第19届世界电镜大会上作大会报告(2018,1/4);作或署名学术报告200多个,其中一半以上为邀请报告。
    题 目:基于机理精准认知的镁基新材料设计与制备
    摘 要:镁基新材料作为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被视为“21世纪绿色环保工程材料”和重要战略物资,在电子产品、汽车、通讯、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广泛应用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1)室温下,镁合金塑性差、强度偏低;(2)镁的化学活性高,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尤其是高温下的抗氧化能力较差;(3)镁合金表面原生的氧化膜疏松多孔,使得镁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严重腐蚀。针对上述瓶颈问题,我们运用材料基因组工程的思想,即通过合适的实验方法,精准地了解并掌握材料各项性能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而有目的地设计和制备材料,达到裁剪其性能来满足使用要求的目的。基于上述思路,我们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表面处理方法,该发明使得二氧化碳在远低于预期温度(400 ℃)的室温下就能与镁合金表面的原生氧化层或腐蚀产物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碳酸镁薄层。这层MgCO3膜能使所研究的微纳尺度镁基材料的下述性能同时得到大幅提升:屈服强度提升了近两倍,而连续变形能力提升高达5倍;抗氧化温度提升超过200 ℃;对于宏观尺寸的样品,利用该发明所生成的MgCO3表面保护层,可使其腐蚀电流降低约3个数量级,自腐蚀电位(发生腐蚀的倾向)降低一倍。
    范景莲
    简 历:范景莲,博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现担任中南大学难熔金属所所长、湖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钨协副理事长、《中国钨业》副主编、《硬质合金》编委,美国粉末冶金协会会员等学术职务。近30年来一直从事难熔金属材料研究,开辟了“纳米/微纳复合”制备新型高性能细晶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新领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核聚变国际大科学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装发重点预研、国防军工重大(重点)等系列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励8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被SCI/EI收录220余篇次。
    题 目:微纳复合超高温轻质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摘 要:超高温材料/结构-热防护技术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和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瓶颈。飞行器在高速长时飞行、跨大气层或再入大气层过程中,典型热结构面临极端服役环境,要求材料兼具高温高强韧、长时间抗氧化烧蚀、抗高温高速气流冲刷和轻量化减重等综合性能。针对以上重大需求和传统超高温材料存在的不足,首创提出“微纳复合-氧化抑制”材料设计,采用超高温陶瓷微纳复合增强难熔金属,以及进一步表面陶瓷梯度化涂层热防护,从而发明了新型超高温轻质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实现高温高强韧、长时间抗氧化零烧蚀和轻量化,开辟了新一代超高温热防护材料,并展示出显著的热/力承载和长时间抗氧化耐烧蚀性能优势。
    张福成
    简 历:张福成,华北理工大学校长,教授,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从事钢铁冶金与加工技术研究,在贝氏体和奥氏体钢成分设计、冶炼和热加工工艺优化及组织性能调控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成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Scripta Materialia,Materials & Design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译著3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5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及其它省部级一等奖5项。 
    题 目:
    摘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