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 Gustaaf Van Tendeloo
    简 历:Gustaaf Van Tendeloo教授,比利时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17年任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EMAT电镜中心主任。2015年他凭借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和突出成就,荣获比利时最高科学大奖(Award De Leeuw-Damry-Bourlart,被称作“比利时的诺贝尔奖”),同年受聘为武汉理工大学战略科学家,并着手组建电镜团队,2017任武汉理工大学纳微结构研究中心主任。他参与编撰的《Handbook of Microscopy(显微学指南)》(1997年,Wiley)和《Handbook of Nanoscopy(纳米显微学指南)》(2012年,Wiley)是电镜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目前他已在《Nature》和《Science》本刊或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总被引超过45000次,H因子97。Gustaaf Van Tendeloo教授作为世界电子显微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将EMAT团队推向了巅峰,使EMAT团队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上最顶尖的电子显微中心之一,同时他也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经历,与中国、美国、俄罗斯、秘鲁、印度、以及欧洲各国研究人员都有着密切合作关系。
    题 目: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Advanced Materials
    摘 要:In modern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berration corrected instruments, monochromators, better X-ray and/or electron detectors and in-situ sample holders, not only atomic resolution is now becoming more standard, even in 3D, but also chemical and even electronic mapping is now possible down to an atomic scale. We will present several examples for this. For beam sensitive materials or nanomaterials however, life is more complex. Some of these soft matter materials only support a low intensity electron beam for a few seconds, or even less. This makes that not the instrument, but the sample is the limiting factor for imaging. However, using minimum beam current we have been able to image light elements in Li-based batteries. We will also report very recent results on 3D imaging at atomic resolution under a gaseous atmosphere an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贾春林
    简 历:贾春林,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研究员;1993年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在氧化物材料及畴界面的亚纳米结构缺陷与性能,以及定量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作。基于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开发了负球差高分辨成像模式,对导致铁电氧化物自发极化的离子位移进行了皮米精度测量,实现对晶体单胞电偶极矩的定量。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发表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杂志上(Science,Nature Material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荣获郭可信杰出科学家奖(2004)、国际显微学联合会(IFSM)Hatsujiro Hashimoto Medal (2014)、中国电镜学会钱临照奖(2014)。
    题 目:Interface egineering in thin films of functional oxides
    摘 要:Interface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he interfaces including domain walls and grain boundaries of functional oxides exhibit novel properties differing from the bulk matrix, such as conductivity, ferromagnetism and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These novel propertie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of research on the underlying physics with respect to structural origin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nano-electronics. The
    successful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of thin film technologies allows controlling and tailoring interfaces in film systems for tu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tation, we show examples for interface engineering in thin films of functional oxides, which leads to enhancements of functionality of the film systems. In addition, a special technique of thin film preparation has been used for engineering domain walls in ferroelectric oxides. Modern aberration-correct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as been applied to characterizing atomic details of the interfac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physics in
    tailoring microstructure of these films.
    高鹏
    简 历:高鹏,北京大学国际量子材料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副主任。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10~2015年分别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14年入选日本JSPS研究员,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从2005年开始一直从事透射电子显微学相关的研究,包括氧化物界面、固态离子迁移、轻元素和低维量子材料等。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包括20篇Nature及子刊,1篇Science,3篇PRL等。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十大电子科技进展、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等。
    题 目:电镜EELS测量远红外声子极化激元
    摘 要:目前装配有单色仪和球差校正器的冷场枪透射电子显微镜不仅仅具备高空间分辨率,还具有亚10 meV的能量分辨率,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激发和测量从几十meV到几个keV的各种物理激发过程,有效地填补了传统光学测量方法之间的空白。最近,我们基于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量损失谱(STEM-EELS)方法测量了单根ZnO纳米结构中的声子极化激元。ZnO的晶格振动能量处在远红外区间,传统的光学测量由于缺少相应波段的探测器和激光器,对ZnO声子极化激元研究很少。通过STEM-EELS测量,我们不仅仅得到了振动谱和色散关系,还能够测量声子极化激元的能量和强度的空间分布、尺寸和形状效应等。这些测量结果对于我们了解纳米尺度光学行为提供了重要信息。
    陈春林
    简 历:陈春林,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创新课题组组长,中组部“青年千人”,日本东北大学兼职教授。2007年于金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7~2017年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东北大学工作,历任博士后、助理教授与副教授。主要从事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学、超硬材料、微电子材料与磁性材料等研究,着重研究了材料界面原子与电子结构对其力学、电学与磁学等性能的影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ACS Nano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被新闻媒体和Nature Chemistry报道。
    题 目: 
    摘 要: 
    单智伟
    简 历:单智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场耦合条件下微纳尺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高性能金属镁的开发和应用。在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引用超过6160余篇次,单篇引用最高724篇次。
    题 目:活性CO2处理对镁合金表面改性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
    摘 要:镁合金由于其轻质、比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镁自身化学活性极高,且其原生氧化膜疏松多孔,无法有效保护基底。严重的腐蚀问题已经成为限制镁及其合金发展的主要短板。利用原位环境透射电镜技术,我们发现了一种利用活化CO2、在室温下就能将镁合金表面的原生氧化层或腐蚀产物转化成致密的MgCO3保护膜的方法。这层MgCO3不仅能显著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及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还能有效提升小尺寸金属镁的强度及均匀塑性变形能力。利用高能电子束或辉光放电均能获得活化的CO2。该方法简单易行、绿色环保且无需加热,有望应用于处理镁合金构件尤其是表面已经发生腐蚀的构件。 
    吴劲松
    简 历:吴劲松博士师从郭可信院士并获得博士学位后,相继在欧美著名的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与该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一同工作。现任武汉理工大学纳微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共发表科技论文12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 (1), Nature Nanotechnology (1), Nature Materials (1),Nature Comm. (1), JACS (10), Advanced Materials (2), Nano Letters (4),ACS Nano (8)等。他曾获国际电镜学会、日本电镜学会、德国洪堡基金等多项奖励。
    题 目:原位电镜研究富氧锂锰氧化物电极中的动态晶体缺陷
    摘 要: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发展下一代储能器件有重要意义。只有充分认识了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机制,才能从机理上发现制备高性能电极材料的方法。在该报告中,我们将阐述通过原位高分辨率透射电镜(TEM)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研究Li2MnO3电极在第一次充电(脱锂)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氧损失的机理。我们发现了Li2MnO3中的两种晶体缺陷,并揭示了它们与脱锂和析氧反应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具有b/6 [110] 氏矢量的面缺陷,其具有低的迁移活化能。另一种是具有c/2 [001]伯氏矢量的分解位错,该缺陷促使在高电化学电位下形成和释放O2,从而导致容量损失。这些观察结果对设计新的、高容量锂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有很大的启发。
    廖洪钢
    简 历:廖洪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福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03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中美联合培养博士,于2011年至2015年在美国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担任副研究员,完成了原位液体透射电镜的开创性研究。2015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随后回厦门大学化学系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原位透射电镜研究,开发研究原位液体透射电镜技术,并运用该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地实时原位观察纳米晶体在溶液中的成核生长及形貌演变过程。研究工作发表在2012及2014年的《Science》等刊物上,被报道和评论为“Shaping the future of nanocrystal”、“颠覆了一百多年来对晶体生长规律的认知”。
    题 目:金属表面固液界面结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
    摘 要:经过近90年的电镜技术开发,人们已经成功地把透射电镜的分辨率从最初的50 nm左右推进到了0.05 nm,提高了1000倍之多。与在高分辨和高衬度成像两方面所取得的广泛进展相比,液体和气体环境中的原位透射电镜观察才刚刚起步。我们通过自主设计使用纳米微加工技术开发制备了超薄原位液体池,实现了高分辨率地实时原位观察溶液多种纳米晶体生长变化动态过程,包括纳米粒子表面偏析及结构变化。设计了多种功能化原位芯片及原位样品台实现了光电热的引入控制及测量,并通过原位透射电镜的原子分辨研究了多种金属纳米粒子在溶液中固液界面双电层结构及表面吸附等。
    林君浩
    简 历:林君浩,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第十四批),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后赴日本任JSPS特聘研究员(合作导师Kazu Suenaga博士)。主要利用高分辨扫描透射电镜和第一性原理计算作为研究工具,致力于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二维材料中原子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联,已经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或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Nano Letters,PRL,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高影响期刊发表15篇文章,合作署名文章5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3500多次,H因子24。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及高校论坛做邀请报告,担任Nature Communication, Nano Letter, Advanced Materials 等期刊审稿人。
    题 目: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与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索二维材料的缺陷动态演变行为
    摘 要:二维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层间耦合效应和量子效应的减弱,大量新奇的物理现象在二维材料中被发现。其中,二维材料中的缺陷对其性能有直接的影响。理解缺陷的原子结构和动态演变过程对二维材料功能器件的改进与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球差矫正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TEM)中的汇聚电子束,激发了二维材料中的缺陷产生动态演变,同时在原子尺度下观察它们重构的动态过程。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实时地追踪二维材料中缺陷原子在高能电子束影响下的结构变化。通过对电子束的扫描路径进行编程控制,我们甚至能操纵缺陷的演变方式从而在二维材料中创造出新的纳米结构。在这个报告中,将报道我们利用上述方法在二维材料里取得的最新成果,包括二维非晶碳材料的开发与表征、二硒化钼(MoSe2)中硒空穴引起的反转晶畴的演变过程、二硒化钯(PdSe2)中层间融合的机理,以及在单层过渡金属硫族素化合物中精确雕刻只有三个原子宽度的金属纳米线的原位过程等。
    马秀良
    简 历:马秀良,长期致力于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的电子显微学研究,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固体原子像研究部主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物理与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在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
    题 目:金属钝化膜结构及氯离子侵蚀机制的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学解析
    摘 要:金属钝化膜的结构及其氯离子侵蚀机制是材料科学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由于钝化膜非常薄(3~5nm),对其结构的直接观测极具挑战性,探究氯离子导致的结构演变则更为困难。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材料科学家普遍采用表面谱学等间接的实验手段研究氯离子击破钝化膜的机制,并因此提出了多种模型和假说,但尚无定论。其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氯离子在钝化膜中的存在位置及作用方式。我们利用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技术证实钝化膜由极其微小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晶和非晶组成;基于定量电子显微学分析并结合相应的理论计算,发现氯离子沿着纳米晶和非晶之间的特殊“晶界”并以贯穿通道为路径传输至钝化膜与金属之间的界面。到达界面处的氯离子造成基体一侧的晶格膨胀、界面的起伏以及膜一侧的疏松化,并在界面处引入了拉应力。起伏界面的凸起在应力的作用下最终成为钝化膜发生破裂的起始位置。这一研究成果为揭示氯离子与金属钝化膜的交互作用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为完善钝化膜击破理论提供了原子尺度的结构信息。
    王江伟
    简 历:王江伟,浙江大学研究员,2014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原位电镜测试方法的开发及其在先进结构、能源和功能材料中的应用。长期致力于理解和探索材料在多尺度、多场耦合下的动态结构演化与损伤、失效规律,系统构建材料在多尺度与极端环境下结构-性能关系的微观图景,从而为材料的损伤控制和新材料设计提供指导。
    题 目:金属纳米材料界面主导的塑性变形行为
    摘 要:界面(晶界、孪晶界和相界面等)及其结构对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界面和缺陷的交互作用决定着材料的塑形变形和力学性能。本报告将系统介绍本课题组在金属材料界面变形方面的最新进展,利用原位纳米力学测试揭示了不同界面变形的原子机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不同结构的晶界均可通过台阶的形核、扩展及动态交互作用实现往复迁移;纳米孪晶材料中,位错与孪晶的交互作用与孪晶厚度密切相关,随着孪晶厚度减小,位错穿过孪晶时的滑移方式由(111)滑移转变为(001)滑移;在层状金属材料中,界面结构控制着片层的塑性变形、裂纹萌生和断裂。上述结果从原子尺度揭示了金属材料的界面变形行为及其微观机制,对利用界面结构调控设计高性能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高义华
    简 历:高义华,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华中学者”特聘教授, 物理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双聘教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主任,物理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新型光电力热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在电能存储、光发射与光力热探测等方面的微纳尺度结构器件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2002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Nature文章1篇,并以该成果(纳米碳管温度计)为基础于2005年与Prof. Yoshio Bando, Prof. Dmitri Golberg获得第16届日本“Tsukuba Prize(筑波杰出科学家奖)”。参与1项“973”计划项目,获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共发表SCI文章135篇,其中在Nat. Commun., Adv. Mater.,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Nano Lett.,ACS Nano等权威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94篇,团队内IF>10文章24篇,文章总引用3000余次。
    题 目:基于Mxene 材料的力传感器与能源存储器研究
    摘 要:2011年,美国材料科学家Yury Gogotsi教授课题组通过化学刻蚀法制备出一种具有手风琴状的二维层状材料MXene。因为MXene具有大的纳米量级层间距,是一般材料的埃量级层间距的几倍到十倍,为力传感和能源存储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力传感方面,微力作用就会使这种大的层间距产生灵敏的变化。据此,我们研发了“A Highly Flexible and Sensitive Piezoresistive Sensor Based on MXene With Greatly Changed Interlayer Distances”[1]。由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片层较大,可以与MXenes复合,我们构筑新型MXene/rGO三维结构,研制了“3D Synergistical MXen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erogel for a Piezoresistive Sensor”[2]。为降低成本,采用简单的浸渍干燥法将MXene纳米片复合到具有高度可压缩性的海绵骨架上,进一步引入一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VA纳米线网络,制备出“3D hybrid porous Mxene-sponge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iezoresistive sensor”[3]。在能源存储方面,基于大的层间距会导致优良的表面电荷存储和转移特性,针对目前超级电容器-探测器集成系统采用外部连接导致能量和空间浪费的问题,我们研制出“Highly Self-Healable 3D Microsupercapacitor with MXene-Graphene Composite Aerogel”[4]
    李露颖
    简 历:李露颖,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2011年5月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原子分辨率微结构及纳米尺度电学性能的结合研究。到目前为止累积发表SCI 收录论文64 篇,其中一项工作被Nature Physics 杂志选为研究亮点,论文总引用1500余次,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电子显微学年会上做邀请报告。 
    题 目:半导体纳米材料原子尺度结构及性能关系研究
    摘 要:结合电子全息技术的纳米尺度定量电学性能表征功能和球差校正技术的原子分辨率微结构表征功能,实现了半导体纳米材料电荷分布的电子全息研究、半导体纳米材料界面纳米尺度电场与原子尺度微结构的结合研究,以及各种外界激励下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器件的原位结构性能相关研究。利用电子全息技术,得到了Ge量子点和Ge/Si核壳结构纳米线的电荷分布情况,以及n-ZnO/i-ZnO/p-AlGaN异质结发光二极管性能增强的微观机理。利用球差校正技术,获得了ZnSe纳米带同质异构结中自发极化相关电荷裁剪效应的直接实验证据,并对InAs纳米棒多型体界面极化场进行了原子尺度定量研究。利用原位热学表征技术,研究了KxWO3纳米片中阳离子有序结构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PbSe纳米晶随尺寸变化的晶体生长机制。
    王建波
    简 历:王建波,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固体材料超微结构表征方向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85 余篇,论文被Nature,Science等杂志引用3600余次,H因子34。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计划等。
    题 目:纳米材料和界面的原子量级原位动态透射电镜表征
    摘 要:在纳米尺度下,结构及界面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结合(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等,针对信息科学技术中新一代微纳器件领域的关键材料(例如InAs、ZnO、CuO等)及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着重表征界面处原子结构及分布,并基于此探索结构与电学性质的关联。随后,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研究纳米材料在外场(应力、热、电场等)作用下的动态结构演变,揭示了材料在低维尺度下的新结构、新机制(例如赝弹性、滞弹性等),研究结果为推动一系列具有重大战略需求的微纳器件的研发提供支撑。
    朱艺涵
    简 历:朱艺涵,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后加入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担任研究科学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低剂量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电子显微技术在纳米催化和能源材料中的应用。迄今共发表论文90余篇,总引用约5500次。获国际催化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显微学会主席学者奖等。
    题 目:电子束敏感孔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
    摘 要:多孔材料,例如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框架、分子筛等这一类功能材料在气体吸附和储存、催化、传感、能源储存和转换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这些孔材料的结构表征传统上极大地依赖于晶体学方法,只能提取出空间平均的结构信息。与之相对,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在原子尺度直观观察材料的微观局域结构,如表面、界面和缺陷等。但是大部分孔材料都对电子束极其敏感,导致其无法采用电子显微镜表征。实际上,大多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电子剂量达到几个电子/平方埃的时候结构已经被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采用超高灵敏的直接检测相机和低剂量成像技术,借此可以直接观察这些电子束敏感材料的局域结构,为研究电子束敏感孔材料的构效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郑赫
    简 历:郑赫,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从事固体材料超微结构表征的研究工作,利用先进的球差校正及原位电子显微技术,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针对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有重要应用的微纳尺度材料结构缺陷的原子尺度表征、演变及调控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他引1600余次。
    题 目:金属氧化物原子尺度界面及其动态演变
    摘 要:金属氧化物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与缺陷息息相关。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引入氧空位、晶界等缺陷。本文首先利用(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技术针对在能源存储及环境净化方面有重要应用的金属氧化物(包括Li-Mn-O、CuO、SnO2等)的缺陷,特别是原子尺度界面结构进行系统表征,并探讨其对物理、化学性能的可能影响。随后,作者利用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针对金属氧化物在实际服役条件下(应力场、电场或热场作用下)缺陷及晶界的原子尺度动态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纤锌矿(WZ)和闪锌矿(ZB)结构ZnO在高温条件下固液界面的动力学过程等。研究结果为金属氧化物构效关系的建立及应用设计提供借鉴。
    郝晓东
    简 历:郝晓东,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入选陕西科技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得重庆大学工学学士与硕士学位。随后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国家公派),师从Yuichi Ikuhara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半导体量子点的合成、原子结构表征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以及先进的球差透射电子显微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STEM, HREM, EDS, EELS)等。
    题 目:二氧化铈纳米晶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摘 要:二氧化铈(CeO2)中Ce离子价态的灵活转变(Ce4+ ? Ce3+),伴随着氧空位(VO)的形成与扩散,对催化反应活性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们运用先进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C-STEM)对CeO2纳米晶体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STEM模式下获得单根有机活性剂分子链的最佳ABF成像参数,第一次清晰地展示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纳米晶表面的排布,验证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纳米晶之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机理[1];运用EELS能谱第一次实现了沿着CeO2纳米晶{100}暴露面逐层、定量地分析研究Ce离子化学价态的分布规律;同时利用负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技术(NC-TEM)第一次直观地并精确地展示了纳米尺寸效应引发晶格膨胀与局部畸变,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深入讨论了纳米尺寸效应、纳米颗粒晶格结构和离子化学价态演变(氧空位浓度)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纳米尺寸效应引发的纳米颗粒晶格膨胀与畸变是导致氧空位浓度急剧增加的主要因素[2]。为深入研究CeO2纳米晶表面原子结构、界面化学组成及离子化学价态分布等因素对其催化性能的超微观影响机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胡执一
    简 历:胡执一,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17年1月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EMAT电镜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并于2017年9月加入纳微结构研究中心(NRC),主要从事原子级分辨率成像、三维重构、电子能量损失谱学、软材料成像、催化材料设计与合成等。目前已在Adv. Mater.,Nano Energy,Journal of Catalysis,J. Mater. Chem. A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共约40篇。
    题 目:催化剂的显微结构研究:从二维到三维
    摘 要:利用高分辨球差透射电子显微技术、能量损失谱学分析等方法可以对催化剂精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又由于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使得成像技术通常都是二维投影成像,这极大地限制了对催化剂材料真实三维空间结构的理解和描述,而借助三维重构技术,并优化重构算法,我们可以全面还原催化剂材料的三维构型,探究催化剂的三维显微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设计并构筑了等级结构沸石催化材料和异相结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通过利用先进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从二维到三维的角度揭示其显微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为催化剂的显微结构研究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