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机膜会议已圆满结束
    •   大会特邀报告(Plenary Lecture)

      • 邢卫红   南京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碳化硅膜的制备及应用

        研究员,二级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863等20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排名4)等在内的2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8项,申请美国专利2项及PCT专利3项。获得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校院所科技创新人员创新创业先进个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优秀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等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

      • 陈初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混合离子电子导体致密陶瓷气体分离膜

        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2),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学院执行院长(2014-2018),副校长(2008-2019)。长期从事功能陶瓷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高温氧分离膜、多孔陶瓷、热敏电阻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在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Am. Ceramic. Soc. Angew. Chem. Int. Ed.AIChE Journal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

      • 杨维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分子筛膜多维构筑基元与分离机制

        首席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曾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在Science、JACS、Angew. Chem. Int. Ed.、AIChE J.、J. Membr. Sci.等权威杂志上发表SCI文章360余篇,SCI引用16000次,H因子63;专利授权60余件;应邀撰写学术专著 2 部,分别由 Nature Springer(电子版下载 7500 次)和科学出版社出版(获 2016 年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2次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2020);2 次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称号(2015、2019)。

      • 张杰鹏   中山大学

        报告题目:多孔配位聚合物与吸附分离

        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2015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功能研究,在吸附存储、分离、催化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曾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等发表论文140余篇。获得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中国化学化青年化学奖(2011)。

    •   主题报告(Keynote Presentation)(按主题排序)

      • 金万勤   南京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二氧化碳利用的陶瓷致密催化膜反应器设计与制备

        教授,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Nature、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oc. Rev.等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50多篇,被引用9000多次;2014年至2017年连续4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领域榜单;以第一完成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4件,出版学术专著2部;担任膜邻域权威期刊J. Membr. Sci.的Editor;2014年任膜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膜与膜过程会议ICOM2014”大会主席;亚太膜学会(AMS)常务理事。

      • 朱广山   东北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多孔薄膜的界面调控与分离性能研究

        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比利时那摩尔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新型多孔材料的定向合成、性质与结构研究、以及潜在应用的开发。在上述各前沿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在Nature Commu.,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核心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70余篇, 他引6800余次, 多次应邀做大会特邀报告及担任分会主席。

      • 王海辉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二维纳米膜的构筑及性能调控

        长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Nature Energy, Nature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dvances等化学化工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8项,论文引用16000余次。曾获得德国洪堡基金(2003年)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2014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第一完成人),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和2019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王同华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高性能炭基膜材料及其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教授,大连市优秀专家。先后主持与承担15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和参与承担国家863探索、重大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以及10余项省和地方政府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篇以上,申请国家专利45项,授权38项,申请PCT专利2项,国际专利6项(美国、日本及欧洲专利),其中美国专利授权2项,日本专利授权1项。研究成果获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研究论文分别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

      • 谭小耀   天津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镍基金属中空纤维膜制备与应用

        二级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研究成果在AIChE J., J. Membrane Sci.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2014年和2015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领域榜单。出版或参编学术专著8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6件,其中转让专利7件,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发明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20多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浸渍活性炭脱硫剂、陶瓷中空纤维膜等实现了工业化,并成功应用于多家企业。

      • 李砚硕   宁波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MOF玻璃的新型分子筛膜材料

        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中讲座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宁波大学科技处处长、军工办公室主任,在Science等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级别论文6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30项,转化4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才项目入选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膜科技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等奖励。担任长三角双创基地联盟新材料专委会委员,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 王正宝   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锌前驱体转化策略制备ZIF-8/GO复合膜用于高效H2/CO2分离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机膜(沸石分子筛膜和MOF膜)、渗透汽化膜分离和气体分离、多相催化:催化新材料(分子筛催化剂和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等研究,主持完成科技部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基金石油联合基金、钱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曾在Adv.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美国专利3项,日本专利1项,中国专利7项。

      • 朱雪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透氧膜反应器用于制氢及碳捕获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组副组长。在AIChE J.,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J. Membr. Sci.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撰写了透氧膜领域首部学术专著(Springer Nature),获授权发明专利13件。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优秀学者”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 梁  恒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待定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水协青年委员会主任,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膜法水处理技术与原理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获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膜行业教育名师,中国膜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家、水业杰出青年等奖项。

      • 顾学红   南京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与应用

        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学院院长,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曾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等。主持了973计划课题、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Angew. Chem. Int. Ed.、J. Membr. Sci.、AIChE J.等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8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日本授权专利2项、美国授权专利1项、欧洲授权专利1项。相关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有关透水分子筛膜的研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创立了江苏九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在新三板挂牌。

      • 杨建华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苛刻条件有机物脱水高性能分子筛膜的设计与微结构调控

        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曾获得2019年中国石油化学和化工创新团队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兼任中国能源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膜科学与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近20项,在Nano Energy、J. Materia. Chem. A、Chem. Mater.、AIChE J.、J. Membr. Sci.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SCI收录6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 范益群   南京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待定

        教授,博士生导师。参加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共有10多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成果获得了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奖技术发明一等奖、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得了第九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 张国亮   浙江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新型多孔骨架材料及复合膜的设计、制备及分离应用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资深教授(终身教授),全国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负责人,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海洋局工程技术带头人等。 近年来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 Chem. Int. Ed.、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ppl Catal B-ENVIRON.、AIChE J.等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四项奖励。

      • 张宝泉   天津大学

        报告题目:待定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分子筛膜制备与化工过程强化及纳米纤维素改性及其在膜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2项重点基金、2项面上基金)、973子课题和海洋公益类专项课题各1项,并承担多项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相关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IChE Journal和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材料和化学化工类主流期刊上。

      • 黄爱生   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金属有机框架膜制备和微观结构调控

        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分子筛膜材料的探索及应用研究,在功能材料和分子筛膜设计、制备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至今在“JACS”、“Angewandte Chemie”等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研究成果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2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项目的研究。担任科技部86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答辩评审专家。

      • 张雄福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渗透蒸发液体分离应用的金属有机骨架(MOF)膜的设计制备

        教授,博士生导师。完成和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合作课题、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多个项目。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收录论文120余篇,EI收录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专利近20项。2000年度“沸石膜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研究”获大连市政府技术开发一等奖及2007年度“沸石分子筛膜制备与应用”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 陈祥树   江西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分子筛膜的制备、渗透汽化和催化性能研究

        首席教授,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日本山口大学环境安全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政协江西省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七届常委。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全国科技优秀工作者,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 全国九三学社优秀社员,第二届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首届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膜材料制备与应用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荣誉称号。

                          • 重要日期

                            提前注册截止日期:

                          • 2021年7月31日(已结束)

                          •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21年9月10日

                          • 延长至9月20日(已结束)

                          • 投稿结果通知日期:

                            2021年9月20日

                          • 延长至9月26日(已结束)

                            注册系统关闭日期:

                            2021年9月22日(已结束)

                        • 联系我们

                          会议总体安排:

                          李良清: 13965500862

                          注册/缴费:

                          李佳佳: 13965510850

                          会议投稿:

                          杨永梅: 13645596096

                          酒店/交通:

                          杨李影: 18855947378

                          广告/赞助:

                          毕海莲: 1985590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