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德隆(1969—) 江西崇义县扬眉镇人。清华大学本科,26岁获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在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工作。
1986年崇义中学毕业,考取清华大学,1996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副总工程师、青年突击队队长、钢结构技术部部长。“鸟巢” 钢结构技术负责人。
邱德隆是国家体育场工程副总工程师、青年突击队队长,也是钢结构、膜结构主要技术负责人。这个突击队中,30名队员有三分之一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职称,平均年龄不到36岁。用邱德隆的话说:“工地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们突击队员的心血和汗水。”
邱德隆突击队进行了一系列世界建筑史上最复杂的施工。钢结构焊接进行了200多项焊接工艺评定,培训了900多名高水平焊工。完成了30万延米的焊接,使用的焊材达到2100多吨,焊缝超声波探伤一次合格率达到99.5%以上,被业内专家称为“焊接工程的光辉典范”。
在鸟巢钢结构施工中,邱德隆突击队创造了360吨单体吊装重量最大、空中对接焊口最多、1.4万吨钢屋盖成功卸载等多项工程奇迹,攻克了鸟巢钢结构施工这座“技术高峰”。2006年9月17日,钢结构卸载,面向全世界电视直播,鸟巢“甩掉”5600吨的支架,靠自身的力量成功地站立起来了。
邱德隆说:“四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这些年轻的突击队员和鸟巢一起在成长,我们从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成长为一个掌握了尖端技术的科技团队,切身感受到了不懈追求和顽强拼搏带给我们的激情和力量。”
邱德隆:破解“鸟巢”第一道技术“难题”
——记“鸟巢”Q460E-Z35厚钢板焊接技术及应用研究技术攻关课题组负责人
“鸟巢”(国家体育场)这个“辐射式”旋转而成的“鸟窝”造型,使得所有钢材的受力点集中在了24根柱子和柱脚上。弯曲点也要承受巨大的拉力和预应力。什么样的钢材才能够支撑起如此大的体量?“鸟巢”工程第一道难题摆在了北京城建集团“鸟巢”总承包部邱德隆博士面前。
邱德隆说,“鸟巢”结构设计新颖奇特,钢结构最大跨度达到343米。如果使用普通钢材,受力厚度至少要达到220毫米。这样一来,“鸟巢”钢材重量将超过8万吨。而且钢板太厚,焊接起来非常难。,同时,这样的大跨度钢结构,还要承受“南北长轴”巨大的预应力,采用什么钢板是个难题。既要钢的强度有张力,又要柔韧有拉力,还要能抗低温、易焊接,又不能自重太重。这种钢材国内是个空白。必须尽快研制出一种把这些相对立的特性统一起来的特殊钢材,才能破解鸟巢用钢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通宵达旦研究技术是我的家常便饭。”邱德隆博士笑着对记者说。
经过邱德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攻关,邱德隆认为,从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Q460E钢板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比普通的建筑用钢强度超出一倍。但是,这种钢材国内从来没有生产过,国内需要都依赖进口。
此时,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指示说:“特殊的高强度钢能不能实现国产?办奥运就是要拉动民族的自主创新,填补空白,只要能在国内生产,就坚决不进口!”
为了突破这道难题,邱德隆和他的科研技术人员对“鸟巢”特殊用钢进行了专项研究。邱德隆对厂家试生产出的Q460E-Z35厚钢板进行了热加工及焊接性试验研究,并从Q460E-Z35厚钢板焊接工艺评定和国家体育场Q460E-Z35厚钢板焊接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技术性突破。2005年3月12日,一次特殊的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成员是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宝钢、首钢、鞍钢、武钢和舞钢等国内7家钢铁巨头的老总。最终,邱德隆博士为舞阳钢铁厂提供了指导性的轧钢方案。
2005年7月,为“鸟巢”准备的110毫米厚的Q460E钢板经过舞阳钢厂的反复实验,轧制成功并进入批量生产。400吨Q460E钢材,成为了“鸟巢”钢筋铁骨中最坚硬的一部分。同时,首钢、鞍钢等企业也接下了GJ345D、345C、420C等高强度钢材的生产订单。在奥运工程中,所有钢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邱德隆博士承担的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课题“Q460E-Z35厚钢板焊接技术及应用研究技术”已通过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建委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分别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Q460E-Z35厚板焊接技术及应用研究”还荣获了“200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北京城建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