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我观瞻了应县木塔,在塞外的炎炎烈日下,我屏息凝神,仰视着被明成祖朱棣极称为“峻极神工”的辽代遗存,慨叹于木塔的悠久历史和建造者的鬼斧神工。悠悠900年过去,木塔肇始者萧皇后早已烟消云散,杳无影迹可寻,唯留木塔,虽铅华褪尽,木质近乎裸露,但塔身巍然高耸,尽显古朴庄严,再看九层佛塔门户悉数洞开,坦迎八面来风,其自信、其大气顿时扑面而来,观久弥烈。我曾参观过三峡大坝,其规模、其宏大近乎移山倒海,令人震撼,但眼前这座木塔给我厚重的历史震撼感丝毫不逊于三峡大坝。我驻足良久,喟然惊叹,古人仅凭近乎简陋的木工器具,刀削斧砍,能将一根根原木搭建成如此精妙的宝塔,可见,立足现有条件,精巧构思,独运匠心,人可以在任何时代都能做成傲视千古的精品。二十年前,我国很多医生可能连简单的脑动脉造影片都不甚明了,但我们的前辈不惧简陋,兢兢业业,从最初的血管造影蹒跚起步,逐步开展动脉瘤栓塞,短短二十年,我们的神经介入事业已经遍地开花结果,在国际上初露头角,其精神不正是古人精神的传承和体现?但换个角度,无论多少应县木塔也无法堆砌成三峡工程,今天的伟大工程,无论是星际探索、三峡工程,还是我们的神经介入固然都离不开精工细琢,但时代的洪流早已把我们推向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系统化时代,一门绝技长期独领风骚已不再可能,一门学科如不能进行不断的革命性的技术理念创新和突破性的系统管理进步,不出十年就必然会落后、会被淘汰。我们的神经介入事业要进步、要推陈出新,就要走出去,多了解,多讨论,多研究。
过去的一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MR CLEAN,EXTEND-IA,ESCAPE,SWIFT-PRIME,REVASCAT均获得了支持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的结果,如何提高院前转诊、院内接诊、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卒中团队运转的效率,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面,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流体力学的研究,血流导向装置,动脉瘤内血流导向装置,表面材料修饰和可吸收支架的进展都带给我们全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头端可解脱微导管、新型的液态栓塞材料和封堵球囊的使用使血管畸形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了长足的提高,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难治性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一如既往,今年的东方会将就这些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全面的展示和面对面的碰撞,使我们的神经介入人与学科的最新发展保持高度的同步。
朋友们,弹指之间东方会已经走过15年历程,今年已是东方会十五周年,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因此,15年是志学之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东方会正敞开怀抱,热情欢迎我们的新老朋友一起来畅叙友情,切磋学问,朋友们,就在金秋十月,就在上海,东方会等着你!